【問題】
我教會的弟兄姊妹唱聖詩沒有FU,該怎麼做才能讓他們對聖詩有感受?
當音樂同工逐漸明白聖詩對培養基督徒的靈命十分重要之後,發現想帶會眾唱聖詩並不容易。教會唱了二十幾年現代詩歌,會眾也早就習慣現代詩歌的音樂語言,想要換個「口味」唱聖詩,一定感到不適應,或一點
FU 也沒有。到底這種 FU(感覺) 指的是什麼?一般而言就是很 High (興奮、激動),很能帶動現場的氣氛,讓人陶醉忘我,不在乎他人。現代詩歌使用的電子鍵盤、電吉他、爵士鼓……等,都是驅動力很強的樂器,可以隨著節奏擺動身體、拍手、做各種動作。有誰能夠聽到強拍打在第二、第四拍的節奏能夠依然故我、屹立不搖、不為所動?
從現代詩歌「回到」聖詩,彷彿從都市生活回到鄉間,從絢爛歸回平淡。唱聖詩就是提不起勁兒,因為依照唱聖詩的「文化」,就是要捧著詩歌本一板一眼地盯著歌詞唱,要立正,身體不可以亂動,照本宣科,很難投入,有什麼樂趣可言?於是敬拜團用現代詩歌的方式帶會眾唱聖詩,「老一輩」的基督徒說話了:感覺真不對勁,怎麼能用勁歌熱舞的方式唱聖詩呢?任職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的打擊樂家凌國周老師曾說,聖詩的音樂語言與現代詩歌非常不同,不適宜把現代音樂的唱法與彈奏方式直接套用在聖詩上。
感覺是主觀的,單用感覺來衡量當作準則的話,只要換個主事者,標準就因人而異。聖經告訴我們許多真理,偏偏聖經沒有白紙黑字寫清楚教會音樂走到二十一世紀到底該怎麼辦。早就有教會把星期天的崇拜分成幾堂,表面上提供不同的時間選擇,其實是根據「現代」與「傳統」的敬拜方式來區分:「現代」指的是現代詩歌,「傳統」指的是唱聖詩。在神學家眼中,這樣的區分,某種程度上已經形同教會分裂。
該怎麼辦,才能夠讓喜歡唱現代詩歌的弟兄姊妹願意唱聖詩?音樂同工本身必須體認:在音樂事工上,自己要肩負起餵養與帶領的責任,一步步領著會眾認識聖詩、挖掘聖詩豐富的內涵。許多聖詩旋律優美,非常感人,例如香港宣道書局出版的「青年聖歌」共12集,「校園詩歌」(已經絕版)、「口唱心和」(近年校園書房出版社重新彙編)與以琳書房出版「讚美」均收錄不少「青年聖歌」裡面的詩歌。如果會眾覺得聖詩刻板僵硬,那就是領唱與司琴的責任了。領唱是否把唱聖詩唱得飽滿有中氣?司琴是否談出莊嚴、令人肅然起敬的音樂共鳴?前奏一彈出是否立即引導會眾進入天國殿堂之門?更有許多感人至深的福音性聖詩,讓人一聽就十分感動。音樂同工必須將聖詩歌本從頭到尾唱熟,再選擇適合會眾的詩歌逐一教唱。曾有十分用心的音樂同工,每週介紹一首聖詩,把聖詩的背景故事刊登在週報與教會網站上,並製作教唱CD供弟兄姊妹索取。長久累積下來,會眾的學習能力與日漸增,對於唱聖詩也越來越有感受。
有位姊妹表示,她以前沒辦法唱聖詩,總覺得無法與她的人生產生共鳴;直到經歷過人生的風浪,深刻與主面對面,再唱「我寧願有耶穌」時,前所未有的感動讓她久久無法自已!
有內容的 FU,是培養累積出來的。聖詩是基督徒心靈的百科全書,以挖寶的心情來學唱聖詩,一定能滿載豐收。
|